在維也納機場入境後,導遊先讓大夥人去上廁所以及整理行李,
一行人蹲在行李盤旁的空地換上了厚外套,
我同樣找了個小角落快速地將身上的鋪棉外套換成羽絨外套,內心裡想著: 真有這麼冷嗎?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我什麼時候不來奧地利和捷克,偏偏挑了號稱千年寒冬的2010年冬季來,
為了這趟旅程,我的外套雖然沒有誇張到去買了Gortex ,
但行前經過幾番掙扎,打消了網拍掉在澳洲因失心瘋而買的UGG雪靴的念頭,直接將它穿在腳上出國去,
同時又買了一條物美價廉的100%喀什米爾羊毛圍巾,
事後證明,雪靴和圍巾真的是帶對了。因為腳和脖子夠暖,身體自然不會冷到。
從我在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曾有機會去捷克卻去不成後,
這幾年來我一直很想去玩的地方就是捷克布拉格,
在存錢的當中,看到了一堆電影都到該地取景(崔斯坦與依索德、凡赫辛、限制級戰警、007皇家夜總會),
然後莫名其妙地朋友們也都去玩了一圈回來,
我竟然還在存錢去不成,老娘心想2010年我再不去,就... 也不怎樣
總之因為種種原因害我無法在9月去,只好趁離職後來讓自己玩樂,完成我多年的心願。
雖然之前已經為了自助找了不少資料,但在離職前我一整個忙亂,離職後整個懶散,決定還是跟團吧。
研究了一下各家行程、吃、住、出發時間,敲定了可樂旅遊。
既然不是自助,在聯絡agent時自是免不了要為了能減多些錢多費心力,
事後在團員的閒聊中,確定了自己的價格算是不貴的,總算安心。
這次我選的是晚出下午回的長榮-維也納(曼谷轉)班機,
大部份旅行社最常排出來的行程是晚出早回的華航-維也納直飛班機,
前者較後者可以多玩一天,因為雖然都十天但華航的行程是在最後一天早上六點多抵台,
坦白說,我覺得也沒有人會在那天去上班,十天變成只能玩七天不是很可惜嗎?
換好裝後,我們一行人入機場接機大廳等待導遊聯絡司機,
在等候時,我一面震驚於維也納機場的"小",一面看著這些在那裡等候的人們,
一副沒出過國的鄉巴佬樣。
什麼都交給別人做之後,連帶腦子也可以跟著放空,什麼都不想地跟著走。
終於導遊Mike回來了,我們一行共33人跟著Mike拖著行李往巴士走去。
看到我們的巴士時還真令我嚇一跳,真的很大... 可容納50人的超長巴士,
之後有一天司機展現的倒車技術也讓我們嘖嘖稱奇。
根據行程,我們是要直奔哈爾斯塔特去吃第一個午餐-鱒魚餐,
一路上Mike很盡責地講解了許多關於奧地利的風土民情,
但很抱歉,我很多都不太記得了,
只記得這裡是產岩鹽的地方,以及這地區是群山環繞著湖泊,
不管是什麼季節來,都有不同的特色。
在用餐前,Mike已先警告我們這裡的餐點都比較鹹,
我心裡想著,這對我這種重口味的南部人來講不算什麼,同時嗤之以鼻,
結果湯一上來,入口的一剎那,馬上明白Mike不是在亂說的,真的很鹹,
可是卻又莫名地好喝,於是我忍是一口又一口地喝完了,
由於使用的是岩鹽,入喉後不會有口乾舌躁的感覺。
此行中最遺憾的正是忘了買幾罐岩鹽回來料理用。
印象中後面的行程好像應該是要去聖沃夫岡的什麼白馬亭,
但好像因為天色已晚以及冬天沒什麼好看,只是路過而已?
這時忍不住要先念一下,
以後出國去歐洲玩,千千萬萬不要挑冬天去,
冷不冷是其次,主要是太陽在四點半就下山,早上七點半才天亮,
硬是比夏天可以拍照拍個爽到十點多的人少了八個小時,
除了比較沒有什麼花花草草可以拍以外,
太好的相機有時反而因為光線不足更拍不出雪景,
這次都不太想拍照正是因為怎麼拍怎麼調都暗地要命,
一切只能靠我自己有限的記憶體來回憶。
晚上到了Salzburg ,是莫札特的故鄉,
這裡我不免要稱讚一下我們的導遊Mike,
因為他為了讓我們更能融入行程, 還在遊覽車上播放了莫扎特作的曲子給我們聽。
用晚餐前先在當地的聖誕市集逛了一下,是說也就只是類似夜市賣一些聖誕節裝飾用的東西,
而我最想做的是買一杯紅酒 喝喝 ,
雖然沒有之前德國同事送的那種紅酒好喝,
但在寒冷的地方喝一杯Gluhwein真的很溫暖,
可惜是我又顧著喝而忘了拍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