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教室 

雖然不知道為何日本人非要教導小學六年級的小孩生命的意義,

但小豬教室就是這麼一部透過小豬來啟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這樣子的電影。

星老師是一個剛從師範學校畢業的熱血小學老師,

他在開學後沒多久,牽著一隻小豬到他當級任導師的六年三班,

學生們在一陣譁然和新鮮感之後,雀躍地答應老師要飼養照料小豬,

並且在畢業前要吃掉小豬。

因為作法實在太特別了,校長和教務主任也提醒星老師要跟家長解釋讓學生養豬的教學計畫。

在一片無異議下,開始了小豬和26名學生的生活。

於是乎,小豬在學校成為顯赫的一個存在生物,

學生把小豬視為寵物和一起玩樂的夥伴。

 

隨著半年的與小豬共處的愉快生活過去,同學們開始漸分二派,

一派支持吃掉,一派支持留下小豬。

在第一次投票後,得到留下小豬的結果,於是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

當半年後這些學生畢業了,由誰來照顧小豬?

為了這頭痛的問題,同學們提出了各種方案,

最後產生了,交給下一班願意收養小豬的班級(三年生)和把小豬送去屠宰場!

, 不是又跟之一開始一樣嗎? )

但感人就在這裡了,二派學生都為了自己的立場開始激烈地辯論,

也一同為自己對小豬的未來竟然是掌握了那麼大權力卻又那麼地無力而無助地哭泣。

 

在看這部片時,我不是去思考到底哪一邊的想法是對的,

因為吃與不吃本來就沒有一個答案,

就像有人覺得養寵物對牠很殘忍,是剝奪了牠的自由,

但對有些人卻覺得,這些被豢養過的動物若一旦被放生了,才是對他的殘忍。

這些問題永遠不會有一個對的答案。

最令我感受強烈的是,這些小朋友們認真地表達出他們的想法,

雖然我不知道是否為編劇所寫,但因為在辯論那段是以拍紀錄片的方式來拍攝,

就算是演的,小演員們的表現卻真實地令我覺得他們真的有養過這豬,

而且他們真的是有認真地思考小豬的生與死這嚴肅又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

如果這是真實故事,這星老師的教育方式可說極其殘忍但卻又極其的有效。

學生們除了可以因此被激發出對於生命脆弱的想法,引導他們對另一個生命的關懷(雖然最初動機絕對只是有趣)

並且也藉由強迫由學生自己來決定結果幫助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要做出自己不後悔的決定,

尊重他人的決定。

 

看過其他有些人在觀看這部片後,很嚴肅地扯到了日本人吃鯨魚的事情,

說真的,我覺得扯到那些都已不是這部片的本意了。

難道我們不吃豆腐鯊嗎?更別談以前還吃猴腦或其他各個不同民族的人因其風俗吃鴨仔和貓等的行為。

但是,有人在我們求學階段教我們如何面對問題去思考如何解決嗎?

有人指導我們如何去看待生命嗎? 如何真正地去理解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感情來決定一切?

小豬只是一個象徵,在我們以宇宙來講沒什麼了不起的人生裡,

我們經常要面臨各式各樣的別離? 有生離也有死別,有親人的有朋友的有寵物的,

不論是哪一種,總是有人任由自己不受控制的情緒來左右自己的行為,

我覺得,這才是小豬教室裡想要教我們的。

認真地去看待生命,尊重生命的離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サ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