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年(2013)12月底,看到日本的友達在FB上提到她在電車上看這本書看到忍不住流淚。

而12/21在日本全國上映的永遠的零電影版,她看了仍是相當感動。

我快速的google 了下,發現是在講二次大戰時的故事,書中的零指的是二戰時日本的零式戰鬥機。

eienno-zero_jp_

去年宮崎駿的封筆之作「風起」,描述的正是零戰的設計者堀越二郎的故事,

二部電影都那麼巧在2013年上映,害無知的我差點以為去年是零戰的什麼紀念日咧,

 

不管如何,看了電影劇照發現我可愛的三蒲春馬有出演(不是因為岡田准一),

當下就決定若有中譯本先找書來看了。

內心雖這麼打算但從去年客戶過聖誕開始,莫名地一直忙碌,

於是乎,這事也就這麼擱著。

就在某個又忙又煩的工作天,心血來潮地晃去博X來找書解心中地怨懑

(其實是因為達央配的Drama快聽完了),

驚喜地看到中譯本(且明明是去年12月底就出了溜),二話不說,立馬下單訂貨。

收到書時有被厚度驚了一下,但開始翻書後,那厚度什麼根本不是問題了,因為這書讓人一讀了會停不下來滴壓~ 

 

以下介紹copy自博X來: 

司法考試連續落榜、從具有優秀律師資質的高材生,轉而成為一蹶不振的廢物青年佐伯健太郎,正處於人生低潮,前途茫茫,失去了重新振作的動力。無所事事的健太郎某日接到了來自姊姊的半強迫雇用電話,內容是調查「那個人」的生平──健太郎姊弟的親外公,也就是健太郎母親死於戰爭的生父──宮部久藏。

  健太郎認為,調查母親生父的過去,對於數十年來撫養母親長大、也十分疼愛健太郎姊弟的外祖父而言,可說相當殘酷;但一想到這是母親的願望,健太郎還是咬牙答應。然而,關於母親生父宮部久藏的線索,卻只有:「以神風特攻隊員身分戰死在沖繩上空的二十六歲青年」如此而已,在姊姊的提議下,健太郎開始逐一連絡拜訪當年曾與宮部久藏共事過的戰友們。

 

故事內容遁序漸近,不忍吐槽為什麼拜訪的對像可以那麼剛好,一個時間接著另一個時間

這種刻意安排大可以忽視,因為讓我看地流淚的地方太多了。

 

故事的主角─宮部久藏,一個被同袍嗤之為膽小鬼一心只想活著回家見妻女的人,

為什麼在後來卻參加特攻喪命呢?

我剛看這書時,沒抱持任何想法,應該說,我以為是在寫類似好萊塢片珍珠港的那類故事,

但開始讀到第一個戰友說的二戰狀況,

那對戰爭的殘酷面的描述,一直衝擊著我

(作者本人似乎也一直強調這點以澄清他沒有右傾的意識)

戰友對宮部久藏的回憶為輔,諸多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狀況才是主。

從最初日軍尚還在優勢中的拉包爾到後來從中途島敗退後,

當戰敗的可能跡像未減反增後,日軍高層開始下達一些十死零生抿滅人性的『櫻花人肉炸彈』和『神風特攻』法,

士兵和士官們從還在人間打戰變成直接入地獄。

(左圖為櫻花飛彈模型, 右圖為搭載櫻花飛彈的三菱一式陸攻)

zeroOhka_carried_under_the_belly_of_a_Betty_of_721st_Naval_Air_Group  

想自殺的人,那過程也許痛苦,但是起因來自於他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可是被迫去做特攻的人(不用懷疑,私以為他們全都被迫的,因為求生存是人的本性)

是如何在內心說服自己,歷經多少痛苦掙扎讓自己面帶平靜地去接受這種慘無人道的命令執行這種非人的任務,

光是再回想這裡的描述,淚水又忍不住在我眼中打轉。(不用懷疑,我很有慈悲心,雖然我經常罵髒話)

這本書,在日本上市後,有人認為它有右傾且歌頌零戰的嫌疑,

宮崎駿本人也有狠批過這本小說,表示這本書揑造「戰爭神話」。

但我想他自己不也歌頌了零戰設計師嗎?

好吧!在風起中的確一再強調堀越二郎是想設計民航機,

因此設計出了鉚釘內篏機身曲線滑順兼具有續航力高達八小時的劃時代飛機,

但可別跟我說堀越二郎不知道自己設計出的飛機是要去做為戰機用的啊,

在那個時刻,在三菱重工設計飛機的人怎不知道自己設計出的飛機不會變做戰機呢。

Come on! 你又不是在波音公司上班~~~

當然因為零戰這優秀的性能,致使日本海軍高層下達了一堆又蠢又沒人性的命令,誠然也非飛機的設計者所料。

畢竟,可以續航八小時的戰機,不代表你要叫士兵們開八小時啊!!!!

 

 

除了要飛航兵善用零戰的各種性能,挑戰這些士兵的肉體極限(又不是要去參加筋肉王比賽),

另外還要陸軍進攻已被美軍占領的瓜達康納爾還不給予足夠的糧食,

導致大批日軍餓死於叢林中,這麼腦殘的戰略大概也只有不把人當人看的高層軍官才能想出來吧。

 

是的,這就是我每看一段必哭的點,不把人當人看

馬兒的,這不是正是在說很多台灣公司中的一些主管和老闆的心態嘛。

 

公司提供的資源不夠,研發出來的產品不符合客戶要求的特性,樣品一退再退,

業務還是得硬著頭皮去開發客戶。

一昧仰賴代工,把客戶當笨蛋,殊不知別人已開發出了性能更好的產品。

這和到終戰前明明已無法和美軍F16相抗衡但仍無法除役的零戰有什麼不同呢?

 

被判退的材料,因供應商有高層入股,長官一聲令下材料仍是要收入廠,

一旦客訴進來,倒楣的確是收料的IQC

更甚者,尚有些高階在會議中罵業務一旦離開了這間公司就找不到工作,

但其實真的怕死的正是那位說出這句話的人!

這些人就跟書中說的軍官們一樣,

在他們眼中,只有自己的晉升才是重點。

 

即便提出特攻戰術的大西瀧治郎在戰後為造成那麼多年輕士兵死亡而切腹自殺,

但那也無法召回這些年輕人,無法撫平無數家庭的傷痛。

這種戰術根本不叫背水一戰,根本像小孩子在賭氣一樣。

為什麼有大好未來的年輕人要被迫將生命獻給這種無謀的策略?  

 

人類的行為真的很奇妙,就算沒有戰爭,

但我們還是像病毒一樣會去侵蝕周圍的環境,無所不用其極的,

同樣的狀況發生在現今的社會中,發生在我們的官僚體系中 

就以台灣為例子,多少老闆不把人才當人才,要的只是人力。

經濟好時,董事們快樂地分紅,員工們一樣領這屁薪水,

經濟不好時,董事們只少分點紅利,對本來薪資base就不高的員工要嘛凍薪、砍薪或者資遣

甚至大言不慚地要你共體時艱。

當經濟再度復甦時,被砍的薪水也沒有再回來。

而更要命的,我們的國家還把一個叫做22K的櫻花炸彈拿出來,要這些剛從學校畢業的的年輕人接受

這不正和那些不給陸軍足夠軍糧的將官們一樣。

 

再回到這本書,它的倒數第二章,讓我哭地最厲害。

從第一章開始,宮部一直抱持著強大的活下去(不能死)的信念,

這意念隨著他被調派到各個不同航艦或基地,我們都能深刻地感受到。

也因此,在倒數第二段的回憶中,讓人不得不訝異於他的改變,

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們沒有機會去真的感受到,

但可想像,一個人要每天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訓練出來的飛航兵白白地送死,

其精神上的壓力是多麼的大。

最終宮部即便被派去特攻了,即便覺得自己也是十死零生了,

但他的攻擊法,絕對是對零戰最佳的回贈,那不是沒有技術的自殺攻擊,作者這段描述相當精采,

讓人看地內心洶湧澎湃,對我而言,我讀到的仍是一個還想活下去的宮部,但終究無法甩掉死神的手。

 

最後一章的收尾雖然是老套,但其實也就是人性最有可能發展出的結局。

 

整本看完後我並沒有像別人因看了這書而有那種只要活著,就有機會改變或做自己想做的事這種感想。

應該說,只要還活著,你就有機會看到了未來的變化,不論對你是好或壞。

至於其他的自身的改變,就是個人的成就和毅力了。

畢竟信念這種東西,沒有殘酷的舞台,是很難修煉出來的。(好吧, 我只是在說我自己~聳肩離去 )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百田尚樹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ササ 的頭像
    ササ

    Kome Kome

    サ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