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句日本愛情小說中最常說的一句「開始的順序相反了!」正是我看多田便利屋的順序。
2006年,三浦紫苑因為這本書而得到直木賞。
隨後在2009年和2013年又分別出了續篇「真幌站前番外地」及「真幌站前狂想曲」。
2009年,BL作家山田靫於月刊Melody 開始連載這個故事。
單行本第一卷於2009年出版,2011年單行本第二卷發售。
2011年,由瑛太和松田龍平主演的真人化電影上映,
2013年日劇化,出演人員為電影的原班人馬。
而今年又繼續推出電影。
純粹是因為很喜歡瑛太和松田龍平而看了這部電影,
雖然知道去年有日劇化,但似乎太小眾resource已紛紛沒了;
在得知電影是由三浦紫苑的小說改編後,又去借了小說拜讀 (因為已絕版故用借的);
不管是什麼樣子的作品,日本人很會真人化或動畫化或漫畫化,
這部作品不例外的也有漫畫化,
但特別的是,它的漫畫化竟是由BL作家山田靫作畫,
不禁讓我對漫畫也產生了興趣,
於是又去找了漫畫來看。
只是一部作品,卻讓我有如在餐廳食用一魚三吃還是北京烤鴨一樣,
可以享用同樣素材、同樣的內容但經過不同的烹煮方式的不同滋味。
瑛太飾演的多田啟介,在東京都西南靠神奈川的真幌市經營便利屋,
(此處真幌市為架空的市,實際上是以作者三浦的居住地町田市machida-shi為原型)
新年連續假期前,因為寵物旅館客滿,一位佐藤太太把吉娃娃寄放在多田處;
初二,受到岡山先生所委託,多田帶著吉娃娃至岡山先生家代為記錄橫中巴士的行車狀況,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正準備開車回去的多田猛然發現了吉娃娃失蹤,
慌張地到處尋找吉娃娃的多田,在公車亭前遇到了抱著吉娃娃的高中同學行天春彥。
行天因為無家可回而厚臉皮的賴在多田家,二人也莫名其妙地成了既非朋友也非合夥人的奇妙組合。
行天的無厘頭作風,為多田原本平淡又無趣的人生,帶來了諸多的麻煩;
伴隨著各種委托,二人一起面對了各色人種,看盡了人生百態,
而多田也慢慢地擺脫過去的枷鎖,二人也在無形中產生了無法割捨的羈絆。
電影的節奏不算快,但並不會讓人看地沉悶。
瑛太在這部的演出已完全脫離過去日劇中的陽光少年男,
成功地詮飾軟弱但緊要關頭卻很帥氣的多田,
幾幕他對行天的關心又無奈的表情,以及對過去失敗婚姻的傷痛回憶,
眼神自然地流轉又不煽情。
而原本就有如變色龍般的松田龍平飾演的行天,
也完全是一副沒用,但又費洛蒙全開的怪男子樣。
因為我同時間看了泡吧偵探和宅男的戀愛字典,
對於松田龍平演什麼像什麼,令人嘖嘖稱奇的演技,
真的找不出適當的詞來形容,總之就是全部推薦你們去看,
就會覺得這傢伙的演技真的太神了。
他不像堺雅人或香川照之那種張力十足地演出,
他是在你不知不覺中,用柔和的演技把你拉入了角色的各種情境,
不管看他演的哪一部,都會不自覺地有種,這就是松田龍平的錯覺。
也許不是故意,但這部在看到最後時,我內心又忽然開起小花。
即使沒有像在幸福特快車中那股超明顯的粉紅波動,
但這對那種似有若無的Bromance反而讓人在最後多田要行天回家時,
不禁菀爾一笑。留下的只有無限瑕想。
抱著對電影中希望二人”在一起"的錯誤認知,
我去借了已絕版的中文譯本來看,
看完後,也深深地佩服那些從小說裡看到了BL元素的人。
因為,小說裡的敍述我反而完全感覺不到任何BL啊啊啊啊。
比起強風吹拂和哪啊哪啊神去村,
這本的Bromance淡到讓一般人讀起來完全不會有任何多餘的想法,
有著三浦紫苑一貫的輕鬆詼諧筆法,
以個性迥異的二個男主來創造出各種反差的互動,
讓讀者能更加輕鬆地閱讀書中描述的來自不同家庭的的委託案例。
(照樣也會有正面的結果)
總之是一本沒有慧根的人也能愉快品味的小說。
由於在小說中慘遭滑鐵盧,發現自己道行仍太淺,
我對漫畫的腐元素期待度更高了。
結果看了只有覺得,我若是出版社一定勇於把這本漫畫以一般向來推廣,
完全不用擔心要被迫貼個"限"字的貼紙在封面上。
雖然沒有期待中的腐味在,但是漫畫的畫面補足了許多小說需要想像的部分。
尤其是行天在脖子上圍著多田的運動褲的圖,
看地我仍不住大笑。
總結這三種作品,我個人其實最喜歡的仍是真人演出的電影。
拜瑛太和松田龍平所賜,
他們二人所創造出的那種不打不相識和個性互補的夥伴氛圍,
為這作品注入了小說中稍嫌不足的熱度,
二人的外型和演技更是三次元的勝利組,
讓重視外貌的腐女和正常女子都可以愉快地在銀幕前做出各種妄想和欣賞。